中国人民大学课程研修班
主页 > 实时资讯 > 正文
2020考研信息填报系统已开通,手把手填写教程!

来源: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发布时间:2019-09-17

【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网讯】从研招初试网报开始,研招网报系统优化了报考步骤,将网报分为“填写考生信息”和“填写报考信息”两大步骤。

目前研招填写考生信息功能开通,填写报考信息功能则是灰色不可操作的,将在预报名9月24日-27日(9:00-22:00)开始时进行开启,届时考生可登陆“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平台”进行预报名。

不少同学都以为是练手用的,其实不是,请注意,这不是演习这不是演习。

往年是个人信息和报考信息一起填报,但是由于人数太多,要填的信息也很多,经常会出现系统崩溃、填完信息一刷新就没了、信息出错不能及时修改等情况。

所以今年就把两者错开填写,这样给了大家充足的时间填写、核对个人信息,减少个人信息出错可能,也可以分流防止过于拥挤。

(连研招网都在不断努力,你呢?!)

先总结一下关于这个系统大家的问题:

Q1:现在必须填吗?

答:现在填不填都随意。在正式报名结束10月31号22:00前,都是可以填写、修改个人信息的。但建议现在填,因为正式报名的时候会比较挤。

Q2:填写个人信息的截止时间?

答:系统每天开放的时间是9:00~22:00。至于填写时间已经说了,在正式报名结束10月31号22:00前,都是可以填写、修改个人信息的。

Q3:往届生需要填这个/需要预报名吗?

答:不管应届往届都是可以随意的,现在不填就正式报名的时候填,填了这个个人信息,才能填写报考信息进行报名。

往届生也可以预报名,预报名和正式报名其中一次成功就算报名成功。

再介绍一下具体操作:

1、打开研招网(https://yz.chsi.com.cn/),点击左边的【硕士统考】报名入口。

2、点击登录(用学信网账号,已注册的直接登录就可以,没注册的就注册一个),然后进入【网上报名】

3、确认后点击【填写考生信息】

4、接下来就是一系列个人信息的填写,昨天有崽说有的信息不知道怎么填,就挑几个可能会有疑问的地方讲。

①考生来源:

应届生一般选5(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)。

往届生一般按下面几条来:

如果你是搞科研的,就选教育科研人员

如果你是在职教师,就选高等教育教师或者中等教育教师

其他的在职往届生,就选其他在职人员

如果你是往届生并且辞职考研,就选其他人员

实在不知道选啥就选其他人员

ps:如果你选择了【其他人员】,那么系统需要你填写毕业证书编号、学位证书编号进行验证。

一般情况下,学历(学籍)信息是可以快速校验的。如遇网络拥堵等特殊情况,将出现“进行中”的状态,考生可以继续填写考生信息中的其他部分,不影响接下来的操作。

②最后学历的学习形式和取得日期

这些没什么分歧,按自己实际情况填写就好。

应届本科生就选普通全日制

取得学历年月:往届生看毕业证上是那年几月就那年那月,不要管后面的具体几号。千万不要四舍五入,哪怕你毕业证上是6月30号毕业,也是6月毕业!应届生不知道可以选2020年6月或者7月

③基本信息的填写就是很基础的身份信息

④户籍档案可能有同学会有疑问

应届生的档案所在地填本科学校

往届生填你毕业时将档案调去的地方。

ps:填写档案的意义是在我们考上研究生后,学院发调档函给这个地方,非常官方的提走你的档案,仅此而已(对了,档案不可以放在自己手里哈)

⑤家庭主要成员

不空着就行

⑥学习工作经历

应届生填学校

往届生辞职或没工作的就填无

有单位填单位

学习工作经历,从高中开始,随便填两行,不空着就行,没必要填满。没人看这个的,更何况你复试还要带简历的。

⑦奖惩情况

只要不是大型考试作弊,一般填无

奖励情况,一般没人看,想填就填,不想填就填无

⑧联系方式

考生通讯地址,就是你明年6月能拿快递的地方,最好写家里的地址

固话就填0

邮箱填常用邮箱

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:

Q1:以前注册学信网账号的手机号用不了了咋整?

答:使用新手机号重新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了,不影响。

Q2:学籍验证失败怎么办?

答:可能会出现”学历验证失败“的情况,不要慌,抱紧我,提交两份认证报告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》、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》或者《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认证报告》即可。

具体做法:登陆学信网->进入学信档案->在线验证报告->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/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->支付进行查询。刷新报名系统,重新验证信息。

最后,个人信息填写所包含的内容如下,扫一遍看看有没有自己不知道填啥的:

2020考生需准备的网报信息

网报流程图

文章来源:百家号

上一篇:在职研究生、非全日制研究生、同

下一篇:考研:考研择校生和统招生有什么

相关阅读

中国人民大学课程研修班   京ICP备18001897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