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民大学课程研修班
中国人民大学课程研修班
主页 > 教务信息 > 正文
【会议预告】编纂与建构:比较视阈中的古代史学

来源: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发布时间:2018-06-07

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网讯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将在2018年6月13-18日期间开展第三届工作坊•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——编纂与建构:比较视阈中的古代史学讲座。具体兴趣如下:

时间:2018年6月13-18日

地点:北京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

日程安排

6 月 13 日(三) 峰尚宴会厅 318

  18:00

  19:30-20:15

  欢迎晚餐和自我介绍

  特别讲座(柯马丁):“古代史学与史家”

6 月 14-17 日 (四-日) 讲座 (国学馆 109)

  09:00-12:30

  12:30-14:30

  14:30-16:00

  16:30-18:00

  18:30

  讲座

  午餐

  讲座

  自由讨论

  晚餐

  讲座顺序:

  1 .Yuri Pines尤锐(古代中国史学)

  2. Nino Luraghi(古希腊与罗马史学)

  3. Mark S. Smith(古代犹太与圣经史学)

  4.陆扬(古代中国史学)

6 月 18 日 (一) 分组讨论(教授指导)

  08:30-12:00

  12:00-12:30

  论文研讨

  总结

  具体地点待定

 
6 月 19 日 (二) 离会

  每日午餐:汇贤食府三楼,自助

  每日晚餐:峰尚盛宴,自助

附:学者简介

(按姓氏音序排列)

LU Yang陆扬:

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博士,现为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学业主任及课程领导小组执行主任、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、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。主要研究领域:隋唐五代政治文化史、中国中古佛教文化和比较史学研究。代表作品:《清流文化与唐帝国》(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6);《早期中古中国文献选读手册》(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,2014)和《九世纪中国的皇帝及其敌人:唐宪宗及其时代研究》(即将出版)。

Nino Luraghi:

罗马大学博士,牛津大学Wykeham古典系古代史讲座教授。主要研究领域:前古典时期到罗马时期古希腊的僭主制和君主制,古代和现代奴隶制,民族认同和传统,以及希腊和罗马史学。代表作品:《古代美塞尼亚人:族群与记忆的重构》(剑桥大学出版社,2011年再版);《农奴与主人》(合编,古希腊研究中心出版,2004);《希罗多德时代的史家技艺》(牛津大学出版社,2001);以及《希腊化时期西西里岛的僭政》(Casa Editrice Leo S. Olschki 出版社,1994)。

Yuri Pines尤锐:

希伯来大学博士,现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Michael W. Lipson东亚学讲座教授,南开大学客座教授,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。主要研究领域:中国早期政治思想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、中国史学起源、前帝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史(特别是秦国和秦代史)。代表作品:《<商君书>:为早期中国国家权力的辩护》(哥伦比亚大学,2017);《早期中国:权力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权力》(合编,博睿出版社,2015);《帝国的诞生:重访秦国》(加州大学出版社,2014);《天下:帝国的中国》(合著,开放大学出版社,三卷,2011,2013,卷三即将出版);《永恒的帝国: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遗产》(普林斯顿大学,2012);《永恒帝国的想象:战国时期的中国政治思想》(夏威夷大学出版社,2009);以及《儒家思想的基础:春秋时代的学术生活》(夏威夷大学出版社,2002)。

Mark S. Smith:

耶鲁大学博士,普林斯顿神学院Helena旧约文学与解释学讲座教授。主要研究领域:以色列宗教、希伯来圣经和乌加里特晚期青铜时代的文学与宗教。代表作品:《神在何方:<圣经>神人同性论的空间维度》(耶鲁大学出版社,2016);《史诗英雄:早期圣经世界对勇士及其文化的文学记忆》(埃尔德曼出版社,2014);《翻译中的“神”:圣经在跨文化语境下的神性》(埃尔德曼出版社,2008);《圣经一神论的起源:以色列的多神崇拜与乌加里特文本》(牛津大学出版社,2001);《神的早期史:古代以色列的耶和华和诸神》(埃尔德曼出版社,1990)。

文章来源: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

上一篇: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将举办逻辑与

下一篇:国发院“国家高端智库”系列活动

相关阅读

中国人民大学课程研修班   京ICP备18001897号-2